- 國際編目原則聲明
前言:
《國際編目原則聲明》(Statement of 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Principles),分為二版,第一版為1961年於巴黎國際編目規則會議上認可通過,俗稱《巴黎原則》(Paris Principles),此後,各國編製的編目規則多嚴格遵循此原則,可見已達成做為編目國際標準化基礎的任務;四十多年之後,隨著線上公用目錄(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,簡稱OPAC)的普及,有感於《巴黎原則》必須修訂以迎合數位時代,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(IFLA)於2003年至2008年間召開一系列的國際編目原則會議,最終於2009年出版了新的原則聲明(第二版),適用於線上目錄和其它領域,取代並拓展《巴黎原則》的範圍,應用範圍從文本作品(textual work)擴及各類型資源(all types of materials),從僅涉及款目的選擇與形式擴展到圖書館目錄書目及權威資料,不僅包括原則和目標(即目錄的功能),也包括如何建構編目規則以及有關查找和檢索功能的指南。
《國際編目原則聲明》(Statement of 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Principles),分為二版,第一版為1961年於巴黎國際編目規則會議上認可通過,俗稱《巴黎原則》(Paris Principles),此後,各國編製的編目規則多嚴格遵循此原則,可見已達成做為編目國際標準化基礎的任務;四十多年之後,隨著線上公用目錄(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,簡稱OPAC)的普及,有感於《巴黎原則》必須修訂以迎合數位時代,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(IFLA)於2003年至2008年間召開一系列的國際編目原則會議,最終於2009年出版了新的原則聲明(第二版),適用於線上目錄和其它領域,取代並拓展《巴黎原則》的範圍,應用範圍從文本作品(textual work)擴及各類型資源(all types of materials),從僅涉及款目的選擇與形式擴展到圖書館目錄書目及權威資料,不僅包括原則和目標(即目錄的功能),也包括如何建構編目規則以及有關查找和檢索功能的指南。
包括了下列7項:
1.範圍(Scope)
2.通則(General Principles)
3.實體、屬性和關係(Entities, Attributes, and Relationships)
4.目錄的目標和功能(Objectives and Functions of the Catalogue)
5.書目著錄(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)
6.檢索項(Access Points)
7.檢索能力的基礎(Foundations for Search Capabilities)
此聲明是根據國際間主要的編目傳統與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出版的《書目紀錄的功能需求》(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,簡稱FRBR)所提出的概念模型,而FRBR是根據《巴黎原則》製定,兩者相互影響。
製定編目規則的9項通則(General Principles):
首要最高原則1.使用者便利性(Convenience of the user):抉擇近用所需的著錄與控制形式的名稱時,應考慮到使用者。
2.通用性(Common usage):著錄與檢索所使用的詞彙,應與大多數使用者的用辭一致。(普遍、不獨創)
3.代表性(Representation):著錄與控制形式的名稱以被著錄實體本身為基礎。
4.準確性(Accuracy):如實描述被著錄的實體。(正確)
5.充分性與必要性(Sufficiency and necessity):完成使用者工作與辨識實體所必須的資料細目後,才能列於著錄與控制形式的名稱中。(資料充分且必要)
6.意義性(Significance):資料細目應具有書目意義(bibliographical significance)。
7.經濟性(Economy):有多種途徑可達成相同目標時,應選擇最經濟性的途徑。(即費用最少或方法最簡單)
8.一致性與標準化(Consistency and standardization):盡可能標準化著錄與建構檢索項的工作,取得更大的一致性,從而提高共享書目資料與權威資料的能力。
9.整合性(Integration):對各種類型資料的著錄與控制形式的名稱,盡可能使用相同的規則。 目標互相衝突時,採取經得起考驗且務實的解決方案。(同一規範)
對象:編目規則應考慮在書目世界的概念模型中所定義的實體、屬性、關係。
1.實體(Entities) :圖書目錄使用者查詢書目資料的基本咨詢項目,可被編目。
2.屬性(Attributes)
能夠識別個別實體的屬性應作為資料細目。
3.關係(Relationships)
應著錄具有書目意義的實體關係。
目標:使編目後的目錄有效果且有效率(effective and efficient),且可讓使用者能夠:(目錄的目標和功能)
1.查找(find)單個或成套的書目資源。
reference:file:///C:/Users/user/Downloads/%E8%B3%87%E6%BA%90%E6%8F%8F%E8%BF%B0%E8%88%87%E6%AA%A2%E7%B4%A2-new.pdf
2.辨識(identify)書目資源:利用目錄查詢到的書目紀錄、索書號要與實際館藏相符。
3.選擇(select)適合使用者需求的書目資源:即使內容相同,作者、書名不同,寫法也會有所不同,可根據書目紀錄提供的資訊決定。
4.取得(acquire or obtain)書目資源:提供索書號、地址,再透過購買、借閱、網路下載等方式取得。
5.瀏覽(navigate)目錄內外的書目資源:透過線性(二度空間,上下或左右)尋找,可藉由某本書得知所在的書架附近有哪些書籍資料。
註:排架由左而右
註:通常一層書架90公分
書目著錄(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):
1.應為每一具體呈現建立獨立的書目著錄,而同一本書(副本)或套書歸於同一個款目
註:編目是根據單件而不是具體呈現,而編目完成後的單件代表的是具體呈現
2.挑選一本能夠代表所有副本的書
3.根據國際間公認的標準著錄資料:國際標準書目著錄(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,簡稱ISBD)
4.書目紀錄順應環境,可依據目錄或書目檔案的目的,採用不同的詳簡層次(levels of completeness)著錄,並公告使讀者知道
註:著錄的完整程度分為:
註:圖書館目錄的演變:卡片目錄->線上公用目錄(早期->晚期)
註:FRBR定義了書目紀錄為發揮其應有功能而需有的必備要件
註:content type內容性質:文字、圖片......等
註:carrier type載體類型:精裝、平裝......等
1.範圍(Scope)
2.通則(General Principles)
3.實體、屬性和關係(Entities, Attributes, and Relationships)
4.目錄的目標和功能(Objectives and Functions of the Catalogue)
5.書目著錄(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)
6.檢索項(Access Points)
7.檢索能力的基礎(Foundations for Search Capabilities)
Paris
Principles
|
ICP
|
|
全稱
|
Statement of Principles
|
Statement of 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
Principles
|
中文譯名
|
原则声明
|
国际编目原则声明
|
年代
|
1961年通過
|
2009年出版
|
版次
|
第一版
|
第二版
|
通過機構
|
國際編目原則會議
(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
Cataloguing Principles)
|
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的
國際編目規則專家會議
(IFLA Meetings of Experts on an
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Code)
|
此聲明是根據國際間主要的編目傳統與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出版的《書目紀錄的功能需求》(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,簡稱FRBR)所提出的概念模型,而FRBR是根據《巴黎原則》製定,兩者相互影響。
製定編目規則的9項通則(General Principles):
首要最高原則1.使用者便利性(Convenience of the user):抉擇近用所需的著錄與控制形式的名稱時,應考慮到使用者。
2.通用性(Common usage):著錄與檢索所使用的詞彙,應與大多數使用者的用辭一致。(普遍、不獨創)
3.代表性(Representation):著錄與控制形式的名稱以被著錄實體本身為基礎。
4.準確性(Accuracy):如實描述被著錄的實體。(正確)
5.充分性與必要性(Sufficiency and necessity):完成使用者工作與辨識實體所必須的資料細目後,才能列於著錄與控制形式的名稱中。(資料充分且必要)
6.意義性(Significance):資料細目應具有書目意義(bibliographical significance)。
7.經濟性(Economy):有多種途徑可達成相同目標時,應選擇最經濟性的途徑。(即費用最少或方法最簡單)
8.一致性與標準化(Consistency and standardization):盡可能標準化著錄與建構檢索項的工作,取得更大的一致性,從而提高共享書目資料與權威資料的能力。
9.整合性(Integration):對各種類型資料的著錄與控制形式的名稱,盡可能使用相同的規則。 目標互相衝突時,採取經得起考驗且務實的解決方案。(同一規範)
對象:編目規則應考慮在書目世界的概念模型中所定義的實體、屬性、關係。
1.實體(Entities) :圖書目錄使用者查詢書目資料的基本咨詢項目,可被編目。
被描述與檢索的資源,僅限以下11類:
第一組實體(Group1)
(1)作品(work)
(2)表現形式(expression)
(3)具體呈現(manifestation)
(4)單件(item)
第二組實體(Group2)
(5)個人(person)
(6)家族(family)
(7)團體(corporate body)
第三組實體(Group3)
(8)概念(concept)
(9)物件(object)
(10)事件(event)
(11)地點(place)
第一組(Group1)實體
|
第二組(Group 2)實體
|
第三組(Group 3)實體
|
|
釋義
|
智識與藝術
創作(Creations)
|
智識與藝術創作的
創作者(Creators)∕負責者
|
智識與藝術創作的
主題(Subject)
|
實體
|
(1)作品(Work)
(2)表現形式(Expression)
(3)具體呈現(Manifestation)
(4)單件(Item)
|
(1)個人(Person)
(2)團體機構(Corporate
Body)
(3)家族(Family)
|
(1)概念(Concept)
(2)物件(Object)
(3)事件(Event)
(4)地點(Place)
|
屬性
|
書目紀錄資訊
|
書目紀錄檢索點資訊
|
2.屬性(Attributes)
能夠識別個別實體的屬性應作為資料細目。
3.關係(Relationships)
應著錄具有書目意義的實體關係。
目標:使編目後的目錄有效果且有效率(effective and efficient),且可讓使用者能夠:(目錄的目標和功能)
1.查找(find)單個或成套的書目資源。
成套的書目資源分為:
(1)屬於同一作品的全部資源
(2)體現同一表現形式的全部資源
(3)代表同一具體呈現的全部資源
(4)屬於同一個人、家庭、或團體的全部資源
(5)關於特定主題的全部資源(主題最好不要太廣泛,例如:禪宗v.s.佛教)
(6)屬於相同範疇的全部資源:進階搜尋(限制檢索條件)註:第一組實體及其關係
reference:file:///C:/Users/user/Downloads/%E8%B3%87%E6%BA%90%E6%8F%8F%E8%BF%B0%E8%88%87%E6%AA%A2%E7%B4%A2-new.pdf
2.辨識(identify)書目資源:利用目錄查詢到的書目紀錄、索書號要與實際館藏相符。
3.選擇(select)適合使用者需求的書目資源:即使內容相同,作者、書名不同,寫法也會有所不同,可根據書目紀錄提供的資訊決定。
4.取得(acquire or obtain)書目資源:提供索書號、地址,再透過購買、借閱、網路下載等方式取得。
5.瀏覽(navigate)目錄內外的書目資源:透過線性(二度空間,上下或左右)尋找,可藉由某本書得知所在的書架附近有哪些書籍資料。
註:排架由左而右
註:通常一層書架90公分
書目著錄(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):
1.應為每一具體呈現建立獨立的書目著錄,而同一本書(副本)或套書歸於同一個款目
註:編目是根據單件而不是具體呈現,而編目完成後的單件代表的是具體呈現
2.挑選一本能夠代表所有副本的書
3.根據國際間公認的標準著錄資料:國際標準書目著錄(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,簡稱ISBD)
4.書目紀錄順應環境,可依據目錄或書目檔案的目的,採用不同的詳簡層次(levels of completeness)著錄,並公告使讀者知道
註:著錄的完整程度分為:
(1)詳細
(2)標準
(3)簡略
註:圖書館目錄的演變:卡片目錄->線上公用目錄(早期->晚期)
註:FRBR定義了書目紀錄為發揮其應有功能而需有的必備要件
註:content type內容性質:文字、圖片......等
註:carrier type載體類型:精裝、平裝......等
- IFLA
註1:我國國家圖書館是其中的會員之一,但無申報國籍
註2:百科全書並非專業論文
- 網址結尾代號:分為通用型與國家地區
通用型EX: .edu、.org 組織機構
國家地區EX: .tw 臺灣、.mo 澳門、.cn 中國
- 英美文化的影響
2.鴉片戰爭後,歐洲、英國強盛,開始對中國產生影響力,而現今則是美國。
3.許多專有名詞、重要觀念都是用英文敘述。
- 語文常識
驚蟄:草長,也就是蟲被吵醒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